Search


綠盟提供整理
國外專家審查的虛實

目前台電所稱的會同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綠盟提供整理
國外專家審查的虛實

目前台電所稱的會同國際組織來確認核四安全無虞,是經由世界核電協會(World Association of Nuclear Operators, WANO)的同業審查機制,作核四安全的認證 。然而WANO是否是足夠的國際權威機構,來認證核四的安全問題?

1. WANO是核電營運互助協會而非安全規範管制組織。

WANO是誰?從其名字 (World Association of Nuclear Operators) 來看,這是一個由國際核電公司組成的協會,是核電業者的互助單位,從其網頁的資訊,明言「是提供會員有關營運積效的建議」,像是其他國家的營運經驗及指標。換言之,這個目的在增進其會員營運積效的互助團體,從不是在國際上被認可可以確保核安的團體。

協助德國聯邦環境部,作核能安全與核災風險評估、分析,以及制度框架設計的專家Christoph博士, 對於台灣政府要找WANO(世界核能運轉者協會)來作核四安全的國際專業審查,他回答的很簡單,要找的應該是regulator而非operator(要找「安全規範管制者」而非「核電運營者」)。

近日法國核能管制局前局長拉柯斯特(Andre-Claude Lacoste)應邀來台訪問,也於受訪時指出,WANO過去進行的同業審查,目的是為了「協助電力公司能更順利的運轉」,審查內容基本上不涉及核能安全,比方電廠設計等。


2. WANO的同業審查結果只有台電知道,連原能會都看不到。

WANO的同業審查程序上,是首先邀請其會員推派該公司中接受過WANO同業評估訓練者,籌組約20人左右的同業評估團。在評估前1至2個月,評估團成員既會接到接受評估的電廠所提供的自我評估報告。爾後,再進入實廠,進行約 20天評估作業,主要作業內容包括廠房檢查、作業觀察等。

但是看似嚴謹的同業審查程序,卻埋藏諸多問題。首先是在評估範疇上,雖有基本項目,但完整範疇是可由受評估的電廠自行決定的。這也就是說,若電廠本身欲隱瞞其自認有重大缺陷之處,可藉由將其排除於檢驗範疇之外,而免受審查。

再者,其審查報告是屬於商業機密,強調若未獲得WANO區域理事會及成員同意前,不得將報告內容釋出給第三者。所以若委請WANO進行核四廠的同業評估,台電同樣可以此保密原則,阻絕評估結果的發布。在此情形下,WANO的同業審查,可能只淪為背書之用。

3. 福島核電廠在2009年才經過WANO的同業審查,卻仍不幸發生核災。

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,於2009年才經過WANO的同業審查。而從福島核災發生後,各方所揭露廠方的各種缺失,則顯見核電業者的同業審查,只具有形式上的功能,更清楚揭示WANO同業審查無法等同核能安全的保證。

另外在審查團的成員選擇上,僅要求其受過該協會的審查訓練既可,而未就該國為核電安全紀錄良好與否,納入考量。故以日本的敦賀核電廠的同業審查過程為例,其審查團的成員既是由中國、韓國、美國、日本與台電所組成。而從台電公司洪姓工程師於今年3月參與濱崗核電 廠同業審查的報告中,則可看到原本應抱持著比較嚴謹批判性的審查員,卻是稱讚起:「該電廠就事前準備的參考資料豐富,並把該廠的改善努力突顯出來給評估員參考,也是非常積極的作法。」

以印度近期引發在地民眾封鎖高速公路以表抗爭的Koodankulam 核電廠興建案為例,在抗爭開始前,印度原能部既委託WANO籌組約17人的評估團,於8至9月間進行同業審查。而經過5個禮拜的審查程序後,原能部表示同業審查的結果,顯示除了些簡單疏失外,該電廠安全無虞。而此審查結果,現在則變成行政當局用來壓制在地民眾質疑的工具。


享譽國際的能源與核電政策專家麥可施耐德(Mycle Schneider ),在去年底來台時,以他長期在能源、經濟及核安政策規劃提供各國政府諮詢及政策建議的經驗,也對台灣政府要找WANO來台確保核四安全表示相當驚訝,他直言WANO評估的可信度極低,「當你要評估喝酒對身體是否造成健康風險,會找酒商同業公會審查嗎? 世界核能發電協會(WANO) 的成立就是這種基於同業互助的公會性質」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歡迎爸爸叔叔阿姨小朋友都一起加入監督核電廠的行列喔!
我們是一群關心孩子未來的媽媽們,要求:1. 台電公開所有真實狀況與數據,接受社會監督。2. 凡有危險疑慮之核電廠皆不應運作,包括核四廠。3. 檢討並研擬新能源政策。4. 妥善處理核廢。
View all posts